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故事類
儒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意未必是如此伯恭又错会伊川之意谓止于所

  不见者眼虽见而心不见恐无此理伊川之意却
  不如此  刘公度
问老子所谓不见可欲使心不
  乱与易传同否荅云老子之意是要得使人不见
  故温公解此一段认得老子本意 (第 18b 页)
 心术此意亦自好但易之本意未必是如此伯恭又
 错会伊川之意谓止于所不见者眼虽见而心不见
 恐无此理伊川之意却不如此 刘公度
问老子所谓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程子之意否曰老子之意是
 要得使人不见故温公解此一段认得老子本意圣 (第 10a 页)
考选法
诏取士皆从学校三舍废科举法(见举/士门)
 内侍 刘公度
郑禄肄业国庠文粗可采特减磨勘以
 旌之
令学生实非资问辄见师长因而干请用学规极等罚
之凡奉祠及仕而解 (第 12a 页)
  易有伊川传只看此尤妙
答吴伯丰书多论读大学诗论语西铭所言多与先生

 契合先生托以诗传补脱及编祭礼
答叶永卿先天图具推行之法
刘公度
书讥临川荆舒祠记讥陈君举只要杂慱包
 众说不相伤叶正则亦是如此圣门教学循循有序
 无有合下先求顿悟之 (第 43a 页)
 面以禹行水言之苟求其故此故与则故却同故犹

 所以然之意直卿云先生言 刘公度
说此段意云孟
 子专为智而言甚好
或问天下之言性伊川以为言天下万物之性是否曰
 此倒了他文势只是云天 (第 31a 页)
    答叶永卿

   答都昌县学诸生(二)
   答白鹿长贰
 卷第五十三
  书(问答)
   答 刘公度(六)
   答刘仲升(二)
   答刘季章(二十三)
   答许景阳
   与陈伯坚
    答胡季履 (第 71a 页)
   书陆子与李省干张辅之书
按陆子前与胡季随曾宅之及此四书皆亟称夫子之
殁其传在曾子谓曾子得之以鲁子贡失之以达且深
有憾于空言多识务外徇人之弊今考朱子注曾子三

省章用尹谢二氏之说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
身谢氏曰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
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
子可见矣然则守约固疑于捷径专用心于内固疑于
近禅而象山之学不能免于世之疑矣但曾子三省忠
信所以尊德性传习所以道问学而朱子以忠信为传
习之本学者宜有味于斯言
   书朱子答 刘公度
书 …… (第 10b 页)
   书陆子记荆公祠略
按文公语录门人吴琮问万世之下王临川当作如何
评品曰陆象山尝记之矣何待他人问莫只是学术错
否曰天姿亦有拗强处观此语则又与答 刘公度
书不
同语录虽未足尽据然亦不应牴牾若是学者详之
   书朱子答张敬夫书
按此书谓陆子废讲学而专务践履 (第 11b 页)
   牡丹和潘养大韵 次张漕过湘岸韵
   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
   题明皇醉归图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
   行湘喜雨简 刘公度
周明叔
   刘连州和韵因过湘中之乐以谢
   叶正则阅藏经次其送客韵问之 …… (第 6b 页)
   与高炳如监丞
   与王谦仲参政荐郴州丁端叔
   荅胡季随 与沈叔海
 第三十八卷
   荅 刘公度
二 荅宁远王孙尉
   荅道州康判官 荅赵南纪节推 (第 34b 页)
《与刘德修》前人
方念久不闻动静,忽阅邸报,有房陵之行,为之怅然,寝食俱废,累日不能自释,不审彼以何日就道自简至房道里几何,取道何州,阅几日而后至,风土气候不至甚异否,居处饮食能便安否,官吏士民颇知相尊敬否,吾道之穷一至于此,然亦久知会有此事,但不谓在目前耳。偶有鄂便托 刘公度
转致此问如有的,便亦望得一书之报,使知动息,少慰远怀,千万之幸,冯李亦复不容季章得郡而名见乃弟疏中恐
  近思录〈教学〉
  朱子全书〈教人 同安县谕学者 谕诸生 谕诸职事 补试榜谕 与田侍郎 漳州龙岩县学记 答黄直卿 答欧阳希逊 答孙季和 答滕德粹 答曹立之 答范伯崇 答林谦之 答林择之 答吕伯恭 与东莱论白鹿书院记 答吕子约 答高应朝 答孙仁甫 答张敬夫 答 刘公度〉
  朱子大全集〈答滕德粹 答吴宜之〉
学行典第一百六卷
教学部总论一
《易经》《蒙卦》
蒙,亨。匪
滋。足可替颜。深慰郁陶。不知近日作何㨾工夫。佛氏有诗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真可戒。窃看 刘公度
长沙时。不如在南康。故敢此奉烦。而此外纷纷。更不欲聒耳也。但身自退脚。而望人阔步可笑。何日相对。破此 (第 396L 页)
背行其庭。作对待看。则恐有失于功效轻重之分矣。朱子之见。岂无以耶。 刘公度
问老子所谓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与易传同否。朱子答以老子之意。是要得使人不见。故温公解此一段。认得老子 (第 100L 页)
 求放心斋铭末句曰惟以相。相字释云云。古文有此例否。切问近思。互相为工云耶。
曰惟以相。恐不过互相之义。欧诗胜败可交相。
 尊德性章注答 刘公度
书曰反以持守之事。为讲说之资云者。何谓也。
持守却无许多事。而反以此为讲说之资。事物之理。圣贤之言。 (第 339H 页)
之意乎。哀侍志意坚恳。与此间證候不同。然变故苍黄。俗务滚汨。不自觉知而坠落了心性。前日固疑其意思颇似 刘公度
长沙时气象。侧闻亲戚之间颇有窃议之言。未论其得失如何。不可不反省而亟改之。盖义利之间。舜蹠之所由分。 (第 448H 页)
能相与切磨。今闻令叔言。向来之志。便同 刘公度
长沙时意想。令人拊心失图。幸须回头转脚。猛加功力。毋负远望。千万。此册。前夏偷隙作数张。书未了而废却 (第 142L 页)
 篁墩心经章末初晚之分。似有颠倒之迹。
篁墩之援朱附陆。既出于私意。则初晚之分。亦岂无颠倒之迹也。中年说十条中。痛理会一番。德明录癸

巳以后所闻。万事在穷理。道夫录己酉以后所闻。致知涵养先后。文蔚录某不敢自昧。方子录皆戊申后所闻。答汪太初书。首言来官庐阜。是己亥在南康时书。答 刘公度
书。其下有荆舒祠记之说。象山之作祠记在戊申。答范文叔书。首言子约之去。是乙卯党祸后书。答刘季章书。首 (第 72L 页)
来之辨。虽至于遭谗取辱。然尚恨其言之未尽。不足以畅彼此之怀。合异同之趣。而不敢以为悔也。其答程正思, 刘公度
诸书。及孟子好辩章或问。皆此意也。今读其说。有以见圣贤忧道学悲人穷。眷眷不已之心。直是使人感泣也。切 (第 193L 页)
退让之风。绝可叹也。余见明来少争心胜气。可保无虑。但时遇欲上人者。幸为道此意也。
答金奉根(乙巳) 刘公度
说从师有衒鬻之嫌。晦翁责其不勇。而曰。三 (第 459H 页)
心熟玩。久之。自然见得实处。自是不容离畔。便是到头。若更用别求见解。即是邪说。鲜不流于异端矣。(见答 刘公度
书。)贤辈远来相访。顾余衰疾已甚。无气力得说。只举此以诵之。幸相与讲究。而持循于日用身心之间也。今有 (第 152L 页)
 答汪长孺书。见得颜子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不是故意。姑且如此。见得之意。止于故意否。止于如此否。
止于如此。
 答 刘公度
书。衡州之去为有邂逅。政不须深自惩创。便相学不说话也。其意未详。
子澄之忤当路。被弹而去者。以其有意 (第 374L 页)